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经 > 正文

一个40岁人给你提个醒:你越专业,就越赚不到钱

  • 2023-02-21 05:54:29 来源:彪悍猫先生 四川

最近,和几个朋友在聚餐的时候,无意中得知有个朋友赚了大钱,他是做短视频成功了,内容是搞笑的沙雕视频。


(资料图)

没错,就是那种平时你没事就会刷到的,觉得没啥技术含量,但又控制不住想笑,最终还会把看完,甚至一直看几个小时的那种小视频。

据这位朋友说,他刚起步时,大家都对他一脸的嫌弃,瞧不起他,就连他家人也觉得他真的是在“搞笑”,经常吼他有空浪费这时间不如去干点正事!

可转眼半年过去,朋友不但没失败,反而涨粉近20W,广告接到手软。这比起那些专业高档的东西来说,他是真正领悟了短视频的真谛。

本来赚钱这件事在我圈子里面很平常,可是这个朋友的经历却让我对赚钱又有了新的看法:赚钱这种事,很多时候,是和专业度成反比的。

01 过于专业和高端,只会无人问津

其实“专业”这个词,用在个人身上是褒义的、正面的,因为理论上个人能力和专业度都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高,你自然就越来越富有。

但是,这个词用在创业和商业中却并不一定能让你赚到钱,举个例子:

去年我父亲在某医院住院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很不错的肿瘤科医生,他本人名校博士出身,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副教授,国家纵向科研项目负责人,他看到有一些同行在网上做自媒体大火之后,也想为社会出一份儿力,分享医学知识,于是他也开始做起了自媒体。

谁曾想,自媒体做了快一年了,账号的粉丝却只有三位数,有一次他值夜班,我们晚上没事聊到了这个话题,其实当时我也很疑惑,按理说一个三级专家免费分享的抗癌知识,理论上不应该只有这么少人看呀。

后来我看了他的内容后,我瞬间明白了,他分享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什么肺癌MDT诊疗新技术,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等等的专业术语。

乍一眼看去似乎看得懂几个字,但连在一起读一遍像在读天书,其实这些专业的东西,对于日常那些相关医疗公司、医学类同行等等应该没问题,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就不行了。

太专业、太高端的东西,根本就无法被普通阶层融入,即使是同行,也没人能做到对这些相关专业知识都了如指掌,何况是普通人。

什么技术、原理,没人关心,大家只在乎这玩意到底能不能治病,效果好不好,花的钱多不多,用的时间长不长。

类似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说理发师、厨师、健身教练,道理都一样,我知道有很多大学的体育老师也在做自媒体,或以其它方式来推广自己,但几乎没有一个做成功的,因为大学体育老师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在自己的平台上讲各种体育理论,什么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卡路里的计算方式等等。

其实这些过于专业的东西,对大众市场而言,就是对牛弹琴,费力不讨好不说,群众还觉得你太装,反而你看一些平台的业余人士,跳跳操,做几个花式动作就赢得了不少的粉丝和合作商。

最典型的就是那个刘畊宏,一场跳操直播,十八线明星直接跻身顶流,大部分普通人其实并不想去明白那些运动理论,不想去记复杂的菜谱,更不需要明星们的身材,他们需要的就是有个氛围能轻松锻炼一下。有了关注、参与的兴趣,随之而来的就是流量,流量到手,还愁赚不到钱?

02 做有高附加值的事情,你的努力和专业才有价值

上面所说的更多是大家把专业的形式用错了,还有一种是把专业的方向给用错了,他们做的事可能也很专业,但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现在有很多人全职送外卖或跑网约车,我以前就写过很多不建议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去开个网约车赚外快,更不建议全职干这个。

不是说我看不起这些工作,也不是说在当前经济下赚点外快不好,而是因为像开网约车这样的事情,附加价值太低,没有太多个人增值空间,你就算开车再专业,哪怕开成了一个网约车专家,无非就是对路况更熟悉、驾驶技术更熟练、服务质量有更多提升。

可那又怎么样呢?你在这些方面虽然越专业,但是对收入的增加基本上忽略不计,最关键的一点,你的时间无法复制、无法重复销售,就算你开车再专业又怎么样,你同一时间也只能接一单送一车吧。

可以说,像外卖或开网约车这类工作,并不会因为你的经验、技术、服务等的专业度和工作年限的增加而有大幅度的提升。

你每天把你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了一个附加值很低的事情上不值得,你每天开出来的是车,开进去的却是青春。

其实现在写字楼的不少白领,本质上和外卖员没什么不同,他们虽然每天穿着光鲜进出体面,但没有成长的思考和焦虑,按部就班做着上级分派的任务,盯着月底的保底工资,除了形式上看起来更体面点,可能收入还不如外卖员多。

时间越长马太效应就越明显,优秀的人会更优秀,平庸的人会更平庸。两条线,离开了交叉点,就只会距离越来越远。

所以,你做的事情必须要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你所积累的专业度才有意义,因为随着时间的积累,你所拥有的专业会越来越有深度,越来越有市场价值,你自然就越来越富有。

03 比努力和专业更重要的,是打开你的思维局限

以前某500强老总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有钱人并不是能力比我们强、智商比我们高、定力比我们好。只是因为他们思考比我们深、见识比我们广,他们打开了更大的思维局限。”

我一直很认同这个观点,你仔细看周围那些年薪百万甚至身价过亿的人,几乎没几个是每天只会沉迷工作和埋头苦干的专业人士,因为他们明白,比努力和专业度更重要的是打开思维局限,理清繁杂的线索,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说很早以前摩拜共享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她以前就是个记者,对单车技术和商业运作并不算很专业,不过她就是很厉害,除了成功套现一亿多以外,其实她还总能打开思维局限。

记得共享单车刚出来那会儿,她就想出了一个设计,就是按半小时计费。1小时1元,和半小时0.5元,看上去差不多,事实上带来的商业价值可能相差几十个亿。

因为这涉及的就是用户使用单车的微妙心理。对大部分用户来说,骑10公里就是极限了,你按1小时收费,大家也只骑了10公里,花了半小时,他会觉得自己亏了,那下次我宁愿坐三轮车或走路也不用了!

但是半小时计费,用户就会觉得刚刚好,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很多共享单车,又推出了非常多的类似的优惠券活动,你现在所能看到的网约车、单车活动都是基于这个道理。

“教父”里有一句台词说,“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我只想说,人这一生,都是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个人在某方面的专业相比认知来说,那只是沧海一粟,如果你看不到高于眼界的风景,也就赚不到超出认知的财富。

因此,一个人认知的水平和格局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思维上的通透与闭塞,决定了物质上的富足与匮乏,只有不断升级认知,提高自己的格局,才能突破重重壁垒,站上一览无余的巅峰。

迎订阅@彪悍猫先生,资深媒体人、职业投资人,从思维到技能,只写最接地气的逆袭干货,让你一路逆袭!

标签: 健身教练

推荐阅读

一个40岁人给你提个醒:你越专业,就越赚不到钱

一个40岁人给你提个醒:你越专业,就越赚不到钱,网约车,短视频,刘耕宏,专业度,健身教练

全球快资讯丨助推金融服务科创企业,中国科协启动“科创中国”金融伙伴计划

助推金融服务科创企业,中国科协启动“科创中国”金融伙伴计划,融资,中国科协,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科创企...

天天热讯:黄石首富吴少勋:曾一分钱没出买下劲酒,今身家200亿

黄石首富吴少勋:曾一分钱没出买下劲酒,今身家200亿,劲酒,吴波,劲牌,吴少勋,黄石市

"最贵"女秘书朱旭,年薪849万,年终奖1000万,48岁至今未婚

"最贵"女秘书朱旭,年薪849万,年终奖1000万,48岁至今未婚,万科,董秘,秘书,董明珠,朱旭(演员)

天天新动态: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自主通用认知大模型 “中国能做,也必须做”

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自主通用认知大模型“中国能做,也必须做”,谷歌,李志飞,大模型,出门问问,智能硬...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财富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