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目湖豪生大酒店,住满了来看项目的投资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2-24日,常州天目湖酒店挤满了投资人。
今天早上8点的自助餐厅,全是储能行业的熟脸,投资人们凑一桌打起了招呼。就在周三深夜,于磊刚刚落地禄口机场,此行的目的,就是参加次日位于常州潥阳钠锂行业研讨会。
虽然是晚间航班,于磊还是在飞机上碰见了同行,“这两年,新能源是我们主投的方向之一,这场会上有不少项目。”于磊告诉融资中国记者,“更重要的是,还会有非常多的专家、教授。”
没错,除了小圈子内的投资人,这两天,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温兆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云辉、南京大学教授周豪慎在内的行业头部专家都到现场,此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研究钠电池、钠离子方向的专家齐聚一堂。
投资人想的很明白,一来学习行业知识,二来,和教授们聊一聊,“看看教授们有没有创业的意思。”于磊坦言,“或者他们的学生,有没有带项目创业的。”
这场有关“钠离子电池”的闭门研讨会,对于投资人而言,是项目挖掘的宝藏。
01
“没投钠离子电池的VC不是一线机构?”
投资圈的内卷程度甚至超过了互联网大厂。
抛弃996走向007之余,对于新机会、新赛道的敏锐程度,决定了一家机构的专业程度。即便是一线老牌投资机构,如果错过了一个风口赛道,也是非常致命的。
而钠离子电池,就是当前投资人疯狂追求的女神。
就在几天前,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企业钠创新能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就在4个月前,这一项目刚完成A轮融资。
资金,正在涌入储能行业。
仅今年1月,储能行业共发生10起投融资事件,其中6起融资事件披露金额超亿元。投资人关注的内因,起源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长城证券研究院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池的需求体量持续扩大,使得上游材料供不应求的情况不断加剧,叠加锂资源价格的疯涨,促使产业链企业以及资本市场对于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关注。
“从投资地层逻辑看,我们希望投资那些天花板高的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了储能行业的发展。从市场空间角度看,我们是十分看好钠离子电池产业的。”
事实上,钠离子电池原理结构与锂电池大体相同,但相比于锂电池,钠电池更具有成本优势。以原材料为例,据SMM数据显示,10月28日碳酸锂最高价已达56.5万元/吨,而目前碳酸钠的价格仅在0.3万元/吨左右,价格差距数十倍。并且,相比于锂资源,钠资源非常丰富,更高的丰度也保证了钠离子电池在制造过程中能有着更低的成本。
“钠离子电池因为资源丰富,成为当前产业链首选的替代品,预计量产后钠离子电池成本可以降到0.5-0.6元/度,比磷酸铁锂成本低40%。”在这样的背景下,业内人士也开始更早地开始关注钠离子电池这个低成本补充产品。
行业发展空间较大、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巨大需求、技术迭代下更低的成本,让投资人们纷沓而至。“同行都在看储能,没投这个方向的机构都过时了。”
牛逸森是中西部一家硬科技投资机构的投资总监,此次大会,他和三名同事同行,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看项目。“我们过去也投资了一些相关项目,这次一方面和已投项目再见一面,另外也看看其他的机会。”
目前,布局钠离子电池的企业主要是以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等为代表的初创公司;另一类是以宁德时代、容百科技、多氟多等为代表的原锂电池产业链的老牌上市公司。
以中科海纳为例,成立至今,已经完成5轮融资,背后投资方不仅有物理所、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支持,还有国科嘉禾、中科创星这类中科院体系内的资本支持,另外也有哈勃投资这样的CVC。
“2017年,中科创星开始布局新能源赛道,当时我们就考虑到,要想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提高能源网络的运转效率,尤其是在能源转化效率和能源储存效率上。”中科创星合伙人米磊告诉融资中国记者。
米磊介绍,从储能路线来看,一般包括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电磁储能等。其中,在电化学储能方面,通过对电池产业现状的研究,以及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判断,有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可能会推高锂的价格。造成电池价格非常昂贵。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找到低成本的电池储能方案。反观,钠资源储量很大,分布也很广泛,钠离子的电池虽然能量密度不如锂电池,但是用于对体积不敏感、成本非常敏感的储能领域来说,钠离子电池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实际上,后续锂离子电池的“爆发性”增长导致碳酸锂的价格暴涨也验证了我这一个判断;
第二, 钠离子电池技术本身具备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和环保性,对于环境来说,能减少污染问题,因此可以有效的替代铅酸电池,比如电动单车、仪器仪表,观光车。
不仅仅是中科创星,业内的投资人都在沿着这一产业链挖掘项目。从2020年开始,钠离子电池相关项目开始获得更多资本的认可。除了纯财务机构外,包括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都把钱投向了市场上相关企业。有了资金支持,这些企业得以快速发展,钠离子电池产业也在短短几年实现了产业化的发展。
中国能够走出一家全球领先的钠离子电池企业?不仅要有资金支持、还要有产业集群效应,从某个角度看,有资金、有地的政府,或许将有机会成为钠离子电池巨头背后的大赢家。
02
又是常州!大手笔搞了储能研究院?
目前,全球已经有数十家企业开始布局钠离子电池,除了国内的中科海钠、宁德时代、多氟多等电池厂商,还有NatronEnergy、Faradion、Tiamat等国外电池生产商也在积极加码。
当前各企业之间还未形成明显的阶梯,竞争格局不明朗,谁能率先实现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将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不少地方政府也看到了这一机会,并提前布局,这一次,常州已经跑到了前头。
就在此前,融资中国曾发布《28亿投资洛阳“破产”项目,常州靠一个项目在VC圈火了!》一文,其中提及常州誓做新能源之都,这并非空谈。
这一次的钠离子研讨会,就在常州举办,重要原因就是这里汇聚了大批的新能源项目。
据融资中国独家获悉,为了更好的培育产业发展,常州溧阳高新区联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创建了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这家研究院于2017年创办,近几年,随着行业的崛起,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也在大力发展,试图让更多的企业入驻。
有了这层合作关系,常州把中科院物理所的项目都拉到当地孵化了。
截至2022年底,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超5000亿元,、整车产销超34万辆。产业集聚度全国第5,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五分之一,2022年新增新能源领域百亿企业5家。2022年,常州新能源产值超5000亿元2022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排行榜,常州名列第5,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上海、北京、武汉。
就在一周前的2月18日,总投资约10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奠基。项目建成后,年产30万套智慧动力总成、传动系统等核心零部件。
这意味着,到2024年,又一个百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将在常州诞生。依靠新能源汽车,但不止于新能源汽车。版图不断扩展的背后,是常州新能源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常州动力电池产业成长为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发展高地,形成动力电池产业“全球看东亚、东亚看中国、中国看江苏、江苏看常州”。
不仅仅止步于“车”,常州沿着整车产业,不断向上下游延伸。
“不仅是在产业上建设新能源高地,更要在全领域体现新能源之都的特色,”常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沈莉曾表示,现在新能源产业变革主要以电力驱动、数字网联、绿色共享等为特征,“我们觉得在围绕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在城市建设等方面推进能源供给的清洁化、产业发展的绿色化、交通出行的电动化、城市建设的节能化。”
在两湖创新区,从“发储送用”4个方面来规划建设。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赛道的技术迭代极为迅速,打造“新能源之都”,常州看得更远。
在光伏方面, 由于技术变革迭代非常迅速,目前许多常州企业已经在布局下一代的光伏电池,比如异质结光伏电池。
在氢能方面,常州都已经提前布局,作为国内涉足氢能产业最早、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常州目前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投资布局位居全国前列,已初步形成了“制、储、运、用”氢能产业链的雏形,初创企业不断涌现,产业规模处于爆发性增长初期。
一产带一链,一链兴一群,新能源产业集群作为常州培育的又一个标志性产业,已具备跨越式发展条件。新能源产业“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常州”的格局已经呈现。
03
科学家都来了?
这场讨论会上,除了对于行业的讨论外,教授之多也值得关注。
融资中国了解到,包括中国科学院、华中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燕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温州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多所院校教授纷纷参与。
针对钠离子电池的实用化、低成本优势、研发余工程化实践、关键材料及体系、储钠机制、高体积比容量等问题,这些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分享。
事实上,对于这类较为前言的技术,最早的诞生都在高校院所的实验室中,而作为掌握技术的教授们,也受到了投资人的追捧。
从硬科技投资风口盛行后,投资人们关注的创业人群也发生了变化。不同于消费、模式类创新的低门槛,硬科技投资囿于高技术门槛,投资人们更爱产业派和高校派创始人。
钠离子电池的技术,也让投资人们频频敲响了专家学者们的门。
上述提及的中科海纳就是中科院物理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而中科院物理所又是国内电池领域研究的示范地。
中科海钠是典型的科学家创业。创始人、董事长兼CTO胡勇胜老师是国际钠离子电池研发的领军人物,且在专业领域深耕了十多年,绝对是 “十年磨一剑”硬科技精神的典型代表。
十年磨一剑的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创业成为时下的“流行”。科学家创业、教授创业,已经从多年前的小众甚至“离经叛道”,转而成为推动源头创新产业落地的重要力量。
“我们也想和这些教授、科学家进一步交流,除了对纳锂专业方面讨教,另外也想要看看这些科学家他们是否有创业的意向,提前认识一下。“于磊表示。
“很多科学家自己不愿意创业,但是他们的博士生可能会有这方面意向,教授们也会推荐。”于磊介绍,“还有比较普遍的一种,就是科学家出项目技术,他们的博士生来创业。科学家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创业。”
目光回到常州,也在助力科学家项目。
据融资中国获悉,在天目湖畔的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多个科学家工作室正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硫化物固态锂电池、非晶态合金、高电压储能水系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固态钠电池等领域深入研发,持续布局未来技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与溧阳市政府合作的三家企业,天目先导、卫蓝新能源、中科海纳,正准备冲刺科创板上市。
随着钠离子行业不断发展,常州将成为最大的政府赢家。
(应采访嘉宾要求,于磊、牛逸森为化名)
标签: 中国文物
提前半个月订满,今天,常州这家酒店住满了来抢项目的投资人,储能,氢能,酒店,新能源,钠离子,常州市,大运...
原美团王慧文清华演讲:我刚创业时的3个故事,王兴,清华,创业,互联网,原美团,产品经理,创始人王慧文
郑永刚的商业版图:服装、锂电与金融帝国,郑永刚,杉杉股份,杉杉集团,上市公司
如何防止自己上班如上坟。,上坟,职场,月薪,离职,啃老,谈恋爱
樊登:在大学兼职讲书时,收入就高达5000万,现如今一年狂赚10亿!,樊登,兼职,大学,中央台